博物馆如何快速有效地收集儿童和家庭观众的想法?

对于许多博物馆来说,观众的参与和反馈是优化活动和激发创意的原动力。那么,如何快速有效地收集儿童和家庭观众的想法和建议呢?下文将介绍几种实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博物馆在最短的时间内,听见孩子最真诚的声音,收获家庭最灵动的创意。

快速获取反馈

QUICK WINS

 

如果博物馆正在设计一种小型的新资源,比如一条亲子探索路线,最好能邀请家庭观众来馆体验,并给予真实的反馈。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方式:

01.反馈小站

设置一个鼓励家长和孩子反馈的互动小站,例如:

请孩子为不同表情脸(比如笑脸、哭脸、无聊脸……)涂色,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用不同颜色的贴纸投票,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

便签写(或画)下自己的想法。

🔺 优劣分析

优点:容易吸引孩子主动表达意见,因为贴纸和涂色等活动通常深受孩子喜爱。

缺点:问题数量有限,通常只能问1–2个问题,例如“你最喜欢哪个展品?”。

02.观察法

通过观察家庭观众在场馆中的行为,也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用场馆的平面图(在征得家庭观众同意的前提下)标记出以下内容:

  • 热门区域;

  • 少有人去的角落;

  • 拥堵点或不便通行的区域;

  • 存在潜力的互动空间。

🔺 优劣分析

优点:自然真实,特别适合孩子,避免问卷或访谈带来的紧张感。

缺点:分析成本较高,需要人手持续观察,或安装视频设备,并进行统计和整理。

03.测试路线+简易问卷

设计一条测试版亲子探索路线,并在终点处提供简单的纸质或电子问卷。问卷可以包含开放式问题(比如“这条路线中哪个展品最有趣?为什么?”)与封闭式问题(比如“1-5分,你会给XX展品打几分?”),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注意把问题的数量尽量控制在5个以内。

🔺 优劣分析

优点:操作简单、反馈快速,不需要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可设置为自助式。

缺点:反馈往往来自家长而非儿童;如果孩子识字能力有限,或对填写问卷不感兴趣,参与度会受到限制。

焦点小组访谈

FOCUS GROUP

如果博物馆正在开发一个大规模的项目,比如一个新展览,那么切实征询家庭观众的建议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类征询不是走形式、听听想听的话,也不是项目已经无法修改时才想起来去做,而是真正能够影响项目的参与。

面向家庭观众的焦点小组访谈与传统的焦点小组访谈略有不同,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的时间

找一个对访谈双方都合适的时间,避免用餐时间,也尽量避开“魔鬼时段”(孩子睡觉前的那段时间)。一定要注意,确保访谈被安排在项目仍可根据反馈调整的阶段,而不是项目即将完成时。

#2招募目标家庭

如果是面向某一年龄段(如3-6岁儿童)设计的资源,就要招募这个年龄段的家庭作为参与者。可通过本地亲子类社群或朋友圈等渠道寻找合适的对象。

#3提供合理的报酬

如果家庭观众愿意抽出时间参与,应提供相应的报酬,可以是现金、购物券、交通费用报销,或提供免费年卡、亲子礼包、下一场活动的免费门票等。茶点和果汁也能为访谈过程增添愉快氛围。

#4确保访谈空间的可达性和包容性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场地需要足够宽敞,能够容纳婴儿车和轮椅等设备。需要提前告知是否提供无障碍卫生间、奶瓶加热等设施和服务。

#5不要用长篇问卷!

填写长篇问卷会给家庭观众(其实普通观众也不愿意填写这类问卷)造成不便,引导他们表达想法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游戏。例如:

  • 是/否游戏:房间一边代表“是”,另一边代表“否”,孩子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答案跑到相应位置。可以加入一些搞笑问题调节气氛,也可以用“投票板”的方式。

  • 用不同颜色的地垫铺在地上,分别代表不同的答案,引导孩子跑到代表他们选择的答案的垫子上。

  • 橡皮泥游戏:提供橡皮泥或乐高,让孩子边玩边回答问题。

         

    小贴士

    • 家庭观众的焦点小组访谈通常不会很安静或井井有条。请让他们知道,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自由进出。孩子想离开或开始吵闹是正常现象,工作人员的宽容和理解会让他们感觉更自在。

    • 针对神经多样性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家庭,以及8岁以下儿童,依赖书面反馈可能效果有限。

    • 推荐使用图像选择题、表情脸、贴纸投票等方式。

    • 设定合理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