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精品
优胜奖
“禮运”二字典出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言论或思想之真谛的《禮记》,其《禮运》篇借孔子的“喟然而叹”,论道了禮的起源、运行与作用,名“禮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禮运”的核心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核心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对历代政治与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
“往事越千年——曹操高陵历史文化展”分为两大篇章:“高陵重现”篇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如石牌、石壁、陶鼎等,详细叙述了高陵的发掘故事和曹操的真实身份,尤其揭示了曹操践行“薄葬”理念的实物证据,诸如陶器、铜器和铁器等;“超世之杰”篇则围绕汉末动荡的时代背景,全方位展示了曹操在政治决策、军事战略和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反映古代矿冶科技史的专门性博物馆,位置在湖北省大冶市境内。1984年12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展览大厅长36米,宽30米,高14米。4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内,清晰地展示了春秋时期运用木制榫接方框支架维护的竖井70个,平巷66条,盲井、斜井各1个。它们纵横交错,层层迭压,再现了当时开拓井巷采掘矿石的情况。
被誉为“海上敦煌”的“南海I号”考古研究成果丰硕。2022年,广东公布最新考古发现,明确“南海I号”沉船部分酱釉罐产自佛山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实证“南海I号”曾经到过广州,并最终从广州港离岸。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利用、转化最新研究成果,以全新的切入点再次聚焦“南海I号”,向公众共享“南海I号”新发现。
展览以“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赓续民族血脉”为策展理念,以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治河变迁、佳县历史文化为展示主题,全方位阐释黄河文化的发展脉络、厚重底蕴和时代价值。展厅在设计上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全息投影、场景复原、艺术浮雕、沉浸体验等多种辅展手段突出重点,增强展览的科技性和互动性,带给观众宏大、浪漫和独特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