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精品
十大精品
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
“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详细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荣获本届精品推介特别奖。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该馆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
五大专题展示五千年文明史
该馆的基本陈列为“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中国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
“仓储式陈列”体现了考古学鲜明的学科特色。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沉浸式体验”是为了给观众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从序厅开始,推开镌刻着《千里江山图》的历史大门,踏上标记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的历史大道,观众由此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在各个展厅中,又可通过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手段自主参与。例如,在石器时代展品区域穿插模拟打制石器互动视频,在甲骨陈列附近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体验商人占卜的过程,在展示隋唐洛阳城考古成果时设置了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外含有车辙、骆驼脚印的道路模拟场景。这些手段有助于观众与中华文明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中国考古博物馆方面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获此奖项具有特殊意义。中国考古博物馆将以此次获奖为起点,进一步做好展览展示工作,不断强化科研服务保障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努力打造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讲好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故事。